磁记录材料潮湿,霉菌,氧化腐蚀的危害机制及防护要求
关键字:磁记录材料,潮湿,霉菌,氧化腐蚀,危害,防护
内容摘要:潮湿,霉菌,氧化腐蚀的危害机制及防护要求.磁记录材料受潮,还会使磁粉脱落;长霉,使带基受到侵蚀,二者均会造成记录的数据信号丢失.脱落的磁粉和菌丝体还会堵塞计算机,摄录像机,录音机的磁头,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磁头.此外,霉菌还可通过磁头进行传染
磁记录材料均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带基, 其内含有的增塑剂、分散剂等,均适宜霉菌分解吸收, 尽管各磁记录材料公司在生产中或多或少都添加了防霉剂, 但是,所谓"防霉磁盘"并不能保证磁盘完全不长霉, 只是机率与速度的差别而已。有时, 一张磁盘突然不能读写,某个磁道坏了, 其主要原因就是长霉和受潮。
磁记录材料受潮, 还会使磁粉脱落; 长霉, 使带基受到侵蚀, 二者均会造成记录的数据信号丢失。脱落的磁粉和菌丝体还会堵塞计算机、摄录像机、录音机的磁头, 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甚至损坏磁头。此外, 霉菌还可通过磁头进行传染。
现在,一般对磁记录材料记录的信息都采用定时重新拷贝的办法来预防受潮发霉对数据信号造成损失, 但费时而又麻烦, 并有局限。如加密磁盘无法复制;录音录像带复制后会造成质量下降, 多次复制后音像质量会十分低劣, 以至不能满足要求。要保证磁记录材料的安全,应将磁记录材料存放在相对湿度在40%左右的环境中。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氯气、臭氧等工业废气也会对磁记录材料造成损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目前, 城市空气污染现象较普遍, 为防止信息丢失, 磁记录材料还应在净化空间中保存。
对于需要进行十年以上长期保存的磁记录材料, 则需按国家标准进行保存。
计算站场国家标准 GB 2887-89
4.10.3条 媒体的存放条件 4.12.2.1条 腐蚀性气体环境分级
|
纸媒体 |
磁带 |
磁盘 |
|
|
A级 |
B级 | ||
|
|
已记录 |
未记录 |
已记录 |
未记录 |
二氧化硫 |
≤0.15 |
≤1 | |
温度 |
5-50 |
<32 5-50 |
4-51.5 |
硫化氢 |
≤0.01 |
≤0.1 | |||
湿度 |
40-70% |
20-80 |
8-80% |
mg/ m3 |
|
| |||
|
|
|
|
|
|
|
|
|
|
注: 该标准对贮存条件的上限放宽到80%, 否则该标准无法执行。但从霉菌的发生条件可看出, 实际上80%已属不安全范围。而实际上只要把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40%, 就能达到安全贮存的目的。
文章来源:来源不详 文章作者:谢涛
人查阅了此页,其中人发表了评论。
由谢涛于2006-03-15 14:41:25编辑。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