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品质 专业服务
方凌电器 > 新闻 > 企业新闻 > 台湾专家解读台军“装假”部队真实战力

台湾专家解读台军“装假”部队真实战力

关键字:台军,除湿机

内容摘要:台军装甲部队都设有防潮室,但各单位防潮设备不足、设置标准不一,有的仅放l台除湿机,甚至只用电灯加温

    因炮身稳定装置损坏严重,台军不少坦克无法在行进中实施动态射击

  设备损坏严重,零件供应不足,反应迟缓 “装甲”还是“装假”

  编者按:台湾陆军装甲兵部队一直是台军建设的重点,也是其用于武装抗拒统一的核心力量。近年来,台军不仅在装备方面大肆加强装甲兵,而且不断进行编制改革,给外界留下了台湾装甲兵装备升级,编制精简,战斗力大幅提升的印象。台军装甲部队的真正战斗力如何一直是广大军事迷所关心的问题。为此,本刊特刊载此文,向广大读者展示台军装甲部队的真面目。

  灌水的装备完好率

  台军装甲部队官兵间流传着一则笑话:一旦地面战开打,解放军部队将看到台湾的坦克挂起申请零部件的“欠拨单”免战牌,上面写着:“抱歉,本车尚在待料中,暂时无法战斗”。

  笑话归笑话,但却能忠实反映台军坦克装备完好率偏低的现况。台军装甲旅及装步旅装备检查所呈报出来的坦克装备完好率,过去平均都在85%一95%左右,陆军多位担任过装甲及后勤单位的将领坦承上述数字完全不真实,不仅灌水作假,而且把标准降低了,实质上可能只有50%左右。换句话说,战争一旦开打,装甲部队约一半的坦克处于非完好状态,无法即时有效发挥其应有作战能力。

  装备完好率系指一种武器装备的保养维护情况,以显示所能发挥原设计战场功能的比例,亦即装备保持的完好数与现有数的百分比。除了官兵训练、战术战略等软件方面的运用之外,它是硬件方面衡量战力的重要指标。

  据调查了解,制造假象的关键在于,凡是主要零组件不足、待料欠拨不符战斗要求的车辆、或是已送及待送保养场大修的坦克(即所谓红色装备),全部扣除在外,不列入装检标的;例如1个战车连14辆战车,如果有4辆符合前述情况,即以10辆应检,其中如有9辆合格,则装备完好率为9成。据悉,曾经有1个营装备44辆坦克,仅有6辆参加检查,竟然还呈报出80%以上的装备完好率。这种改变分母基数的灌水做法,帐面上自然好看。许多基层单位甚至反映,只要依照规定完成补给作业申请所需的零部件的程序,持有欠拨单,即可列入及格标准视为完好。

  据了解,台湾“国防部长”李杰在“参谋总长”任内即发现此一真相,对于装备完好率太低大感惊异,对陆军掩盖真相的做法更难苟同。他认为装备完好率应忠实反映实况,是多少就应报多少,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加以改善。可是“国防部”相关高层私下实际试算结果,数字自然低得离谱难看。一旦对外公布,不仅可能影响民心士气,而且“国会”、政府高层可能都不会接受,甚至可能招致“为什么在你任内特别低”的误解,以为是各个将领带兵无方、怠惰所致,因而影响升官前程。何况,反映了真实情况又是如何?要改善困难重重。

  这种釜底抽薪提高装备完好率自欺欺人的做法,据悉是过去一位“陆军总司令”任内,面对老旧坦克补给、保修困难所做的权宜之计。对灌水的情况,从台“国防部”、“陆军总部”、各装甲单位高层干部都非常清楚,只是大家装迷糊罢了。

  长期以来,台湾“国防部”对战车的装备完好率要求平均订在85%左右,可是不论M60A3、M48H勇虎、甚至朝鲜战争用到现在年龄超过50年的M-41,不仅均达到上项标准,甚至有达到98%的高标准。多位前年到台湾评估装甲部队战力的美军顾问,即对台军超水准的表现存疑。他们强调,目前美国最优良的装甲部队所能维持的坦克装备完好率才不过89%,台湾陆军所用的都是老式或拼装坦克,竞能维持超高装备完好率,根本是天方夜谭。据了解由于李杰相当坚持据实呈报装备完好率,并加强许多改进措施,“国防部”去年已重新分布装备完好率标准,并要求各部队不要灌水。此一措施虽获得相当成效。装备完好率有所提升,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装备完好率问题涉及原因很多,许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据了解,既然不能更动分母数字,有的部队干脆更改实际检查结果,高层抽查已发现作假情况。

  一位装甲兵将领提出,“陆军总部”装备检查多属静态性质检查,所显示的装备完好率并不能真实反映武器堪用状况。他非常赞成前“装甲兵司令”蒋纬国所主张的动态装备检查,不定时下达命令给一个装甲部队,在特定时间内集结到某基地就战斗位置,并开始射击,整个过程与射击结果,即可充分展现其装备完好率及战力实况。如果真按照动态测试,并以美军标准衡量(例如车内消防系统如果坏了,台军认为不妨碍战斗,可视为完好;可如果坦克一旦中弹起火,就会失去战斗力,美军即列作非完好装备),预估台军的装备完好率大约在30%左右。

  半聋半瞎的主战坦克

  坦克设计主要从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等三方面考量,但是坦克能否充分发挥战力,则须检视它的火控系统、车载、通信等系统是否保养维护良好。目前台军装甲部队坦克实质妥善率不高,许多装备呈现半聋、半瞎的状态。

  Pl前M60A3、M41D及CMll、CMl2勇虎坦克都装备了较现代化的火控系统。但由于操作不当、保养不良,损坏情况相当严重。包括激光测距仪、弹道计算机、热成像仪、横风传感仪、陀螺仪、炮塔导线等很多都处于故障待料、待修状态,装甲部队指挥官多坦承,约“半数”坦克已被迫使用人工辅助瞄准器的普通光学镜进行瞄准。

  台湾因气候潮湿,对最怕受潮的光电仪器形成先天不利的环境,一旦仪器发霉即无法使用。因此装甲部队都设有防潮室,但各单位防潮设备不足、设置标准不一,有的仅放l台除湿机,甚至只用电灯加温,而未考虑防尘、衡湿、衡温等条件,因而除湿效果并不理想。但造成装备故障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许多基层未按规定,将这些光学设备从车上拆下来放入除湿室。原因很简单,这些精密仪器每次安装前都须重新进行校正,相当麻烦。更离谱的是许多连队从事一、二级装备保养时,将这些高级设备当作一般装备保养处理,有的竞涂抹黄油,有的不慎弄到油漆后又用去渍油胡乱处理,后果可想而知。另外像激光测距仪必须借助液体油料散热,很多个案显示,很多测距仪是因为散热油用光后没有补充而导致燃毁,稍微懂得一点操作常识都不致于弄到此等无法修理的地步。热成像仪损坏情况也很类似,许多状况是操作人员不懂得先要有足够的“预冷”时间,就强行操作。其他如横风传感器,损坏状况也相当普遍。这些仪器的损坏的直接后果就是坦克回到原始人工瞄准状态。

  除火控仪器外,炮塔导线也多受损不堪,严重影响炮塔转动锁定动作,极待换修;此外控制行进间平衡作用的稳定陀螺仪损坏待料状况也相当严重,不加修复即无法在行进间实施动态射击。

  通信系统是装甲部队的耳朵,品质好坏严重影响指挥调度、集结攻击速度以及战场情况的了解。通信系统是坦克部队官兵长久以来的痛苦,台军各型坦克多使用VRC系统,l位高级军官指出,美军通信设备可能较适用于开阔的地形,台湾多山、潮湿,先天即影响通信效果,再加上设备老旧。目前通信设备发射功率不足,再加上耳机受干扰的杂音多,有些坦克成员在演习时干脆用手机替代。打手机进行训练或许可以应付,但是打起仗来,情况可不一样了,不但得花时间按键,而且根本没有多余的手来操作,何况没有头盔耳机,光是噪音就足以淹没对方的声音。台军近年来高喊要尽速建立C4ISR系统,以进行有效的战场管理,可是如今台湾陆军主力装甲部队的普通通信系统都出问题,不啻为一大讽刺。

  车载系统也就是坦克炮塔以下的部分,坦克机动力,包括扭矩、马力、速度、爬坡度、越野能力等,完全表现在这个部分。目前这部分的零部件很多开放民间供应,不少产品的耐用度仍受到质疑。尢其,近年来受民意压力影响.台军坦克缺乏长时间长距离越野拉练,完全由运输车运至训练基地,颇令许多装甲部队指挥官忧虑。事实上,台军参谋部高层去年曾视察澎湖装甲部队,即要求所有坦克发动,结果半数坦克冒出黑烟及白烟,显示发动机燃烧不完全及机油泄漏,一旦开动可能跑不了1、2公里就会抛锚。

  另外在装甲防护上,当今的反坦克武器太多,几乎都能对坦克构成严重威胁,要强化坦克的战场上生存率,加挂反应装甲是有效手段。但台军至今仅象征式购置几套,还处在测试阶段。

    台湾多山、潮湿、先天即影响通信效果,再加上设备老旧。目前通信设备发射功率不足,再加上耳机受干扰的杂音多,有些坦克成员在演习时干脆用手机代替。

  造成坦克装备完好率偏低的原因很多,可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一言以敝之。除基层操作不当外,整个后勤补给保修系统也出了大问题。

  台湾陆军购置或接收的坦克不是二手老装备就是拼装品。M60A3坦克为美军淘汰装备,工厂已停产,M48A3/A5也是如此,可是较M60停产更早,状况更糟,但目前已由M48H勇虎坦克完全取代。

  勇虎坦克分为CM—11、CM—12两型,为岛内自行组装。它是利用M60底盘、M48的炮塔及M60的105毫米主炮拼装起来的产品,很多装甲兵私下戏称“杂种”坦克。由于它非原设计一体成型,拼装的结果自然留下一些问题。M41是朝鲜战争留下的产物,连炮身稳定陀螺仪都没有,无法在行进问射击。台陆军装步旅(装骑连)及陆战队仍在使用,3年前虽曾将其中50辆进行改进为M41D,但毕竟太过老旧效果有限。

  由于台军装备的美制坦克都已停产,零部件的获取原本就比较困难,而且当初购进时,零件的库存也不足。据了解,一方面是采购单位不够专业,不了解多少数量的车应购置多少零件;另一方面装备交付部队使用后,各基层单位保障系统也没有经验,不知道事先什么零件该申请多少才合理,事后缺料的零件数量也未建档用电脑加以分析,缺货待料变成普遍现象。甚争连极其重要的炮塔导线的料号都没有,要申请都不知从何处下手。严格说来,完全没有建立存量管理的制度。

  向国外采购,因为有些项目重开生产线,需求数量必须具有相当规模才行,而且要价也高,因此许多零件申请必须累积各单位的数量足够时才建案办理,往往耗时一年半载。尤其近年来,台湾建军备战重点放在海、空军,陆军预算相对大幅减少,坦克零部件购置预算不足。同时负责三、四级修护作业的联保厂很多作业量太少,完全由陆军兵整中心负责坦克整修,自然更感捉襟见肘。

  为了应付坦克零件缺乏的情况,也出于鼓励工业发展,日前台湾让民间生产的坦克零部件已近4000项,可是根据装甲部队基层使用经验,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零件使用寿限和美国原装品差了好几倍。更严重的是,有些得标厂商交货后,一旦倒闭即售后服务无法保障。3年前就曾发生过兵整心官商勾结违法验收扭力焊、履带、防弹玻璃、变速箱等品质不符的坦克零件作弊案,至今仍在法院审理。实际上,不少检举指出这只是冰山一角。

  此外,当前兵役制度改变、役期短及士官制度不健全,造成基层对装备操作不当,更足造成装备大量损坏的原因。装甲兵是高科技兵种,除装填手外,车长、驾驶、炮长都需要相当长的培养时间,凶此过去规定的役期都是3年,现在改为1年8个月后,出现才摸熟装备就退伍的情况,加之常备士官不足,因此对基层 、二级保养工作要求就不够落实。陈水扁最近明示近期还要再缩短役期,情况将更雪上加霜。

  上锁的“快速反应部队”

  依据目前战备规定,除了战备单位的坦克外,非战备单位的坦克是空车不备弹,即使战备坦克其弹药携带量也不足,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非战备部队能否即时投入战斗,许多军事专家都持质疑态度。

  “陆军总部”负责作战的高层将领认为,两岸一旦发生战事,地面部队不可能是第一波交战单位,因此有足够预警时间,届时非战备部队再转换投入战备,应该来得及。l位将领强调,1个连或营加油、装弹完成战备应该在2小时内可以完成,快慢完全在于训练是否扎实。不过这显然是过去“制空、制海、反登陆”防卫思维下的产物,台湾整个建军备战都以此为最高战略指导原则,总认为解放军部队会从海上登陆,负责机动打击的装甲战车部队肩负反登陆任务。如果解放军进攻模式确实如此,或许有充足预警时间。但是随着时空改变,对岸攻击武器的变化、远距攻击能力的提升等因素,解放军模拟攻台模式已有大幅改变,攻击的强度及速度不难预期。美军军事顾问团也提醒台湾防卫战略须重新思考,解放军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袭击,在快速取得局部空优情况下,即实施空降、机降等特攻战术。

  情报指出,解放军目前已具空降轻型坦克的能力,一般防卫的守备旅显然无力独自抵挡,必须仰赖陆军装甲旅、装步旅、空骑旅、特战旅等单位迅速支援。在这种情况下,台湾陆军负责机动打击任务的拳头部队,很可能在开战数小时内即面临解放军空降及特种部队。

  很显然,“迅速完成战备状态”将是机动打击部队完成任务的必要条件。据了解,在解放军尚未充分建立跨海攻击能力前的两蒋时代,台装甲部队规定无论战备与否,所有坦克都全部备弹。后来由于军纪涣散,偷枪偷弹甚至将坦克开出去闯祸的情况屡有发生,因此改为只有负战备任务的单位才备弹。事实上,坦克装载弹药的作业非常麻烦。从到弹库领弹开始,士兵须将一箱箱弹药搬到弹药车上,再将弹药运到坦克旁开封将弹逐一上车,每箱弹药拆开要花时间,搬上车要花时间,炮弹装进炮塔弹药室内最耗时间,每进入不同的弹室,必须调整炮位角度,未达定位,炮弹无法装妥。据了解,1个坦克连进入战备平均在2小时以上,1个营通常都花上3—4个小时,另外还有随后的弹药车、后勤车辆等装备的同步配合,在分秒必争,同时面临可能来自空中攻击的情况下,完成战备的时间可能更长。

  不过更离谱的是,为防止军中意外的发生,有些部队采取严格管制措施,包括车辆发动钮、炮塔盖、驾驶舱入口全部加锁,钥匙由连长保管。战备或紧急状况才打开“保险箱发下去使用,非战备车辆平甚至连电瓶导线都拔掉统一保管,这种因噎废食、不信任基层士兵的做法,不仅难以因应紧急战备情况,而且也影响土气。

  翻滚的翼稳穿甲弹

  穿甲弹是用于攻击对方埋克的主要弹种,在各类穿甲弹中,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PSDS)穿透效果最好。台军装甲部队也配有翼稳脱壳穿甲弹,但在射击训练过程中,却曾发生弹身不规则翻滚的怪异现象。

  翼稳脱壳穿甲弹的弹头为飞镖形状的高硬度钨钢,炮弹击发射出炮管后,弹尾的稳定翼即可发挥稳定飞行的功能。据了解,除进口外,联勤202兵工厂也曾牛产。正常情况下,弹体是按弹道飞行,弹头是不会改变方向直到击中目标。据悉,多年前某装甲部队在将军山基地实施射击练习时,即发现战车靶网出现了不规则的弹痕。如果穿甲弹正常飞行,穿过靶网会留下周边烧焦的圆洞,可是当时却出现各种弹体穿越的形状,其巾甚至出现弹体横行通过的情形。为r理清这种怪异现象,该单位官兵调出不同批号的穿甲弹再行射击,结果依然发生很多穿甲弹不规则翻转的情形,甚至用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弹体滚翻的情况。

  专家指出,炮弹飞行速度非常快,不可能用肉眼观察得到,若真能观测到飞行状态,代表飞行速度太慢,弹体必然发生问题。该类穿甲弹发生问题,当时已呈报上级,但究竟是进口还是自造的产品出问题,而且库存量相当大如何解决?至今尚无下文。对于翼稳脱壳穿甲弹所发生的问题,军方相当敏感、低调。究竟问题出在哪里?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还是已全部报废了?责任谁属?如何追究?至今尚无下文。 中国台湾:刘作坤


 

文章来源:国际展望 文章作者:作者不详
人查阅了此页,其中人发表了评论
由谢涛于2010-02-03 22:39:59编辑。

  • 上一内容:阴雨绵绵 远红外净化除湿机火卖蓉城

  • 下一内容:日常生活不可缺少旅行冰箱前景被看好
  • 相关内容:

  • 除湿机结霜故障分析 [2014-09-22]
  • 除湿机维修服务市场未来不定式 [2014-09-22]
  • 夏季装修潮气重 室内除湿机通风是关键 [2014-07-13]
  • 请问除湿机什么牌子不错?说出理由 [2014-07-13]
  • 除湿机噪音异常处理技巧 [2014-07-13]
  • 除湿机哪个牌子好 [2014-07-13]
  • 除湿机与空调有何区别 [2014-07-13]
  • 空调为什么不能取代除湿机? [2014-07-13]
  • 除湿机日除湿量的具体含义 [2014-07-13]
  • 2013除湿机行业增效四成 家用除湿机成主角 [2014-07-13]